连胜德国西班牙,日本足球崛起的剧本任何编剧到想不到
所谓梦想所谓中二热血魂就是这样吧!
激动和兴奋之余还是来聊聊比赛吧。
这首发我想很多人和日本球迷一样上半场在疯狂骂森保一“超无能”,包括我。三球王、堂安律、富安健洋、南野都是妥妥按在板凳席上。上半场这个慢慢悠悠的节奏,在西班牙人控分演练的情况下,日本队也不着急起节奏,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这是要全力拼出线的日本队。
而且上半场日本队是真的逼抢力度不够,全世界都知道掐死布斯克茨,日本队还让布斯克茨在禁区弧顶拿球如此轻松,甚至还让布斯克茨有起脚远射的机会。所有人都没想到森保一葫芦里卖的什么药。
尤其是当西班牙利用莫拉头早早进球后,日本队球迷的心情应该是跌入谷底了。

但是,森圣把“装死流”演绎到了极致,下半场上来果断换上堂安律和三球王,速度立马提上来,逼抢力度立马拉满。而与此同时西班牙做了什么呢?西班牙把唯一能高点压制的莫拉塔换下去了。
这里真的不想重复说算分的问题,知乎已经有很多大佬公布了这两场比赛四个队积分怎么交替变化。是的,通往胜利的路上,想未来的路好走一点,多留个心眼没有问题,像森保一这样的“田忌赛马”流,也是通往胜利的手段和方式。
但西班牙这样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西班牙明显是想算得分去碰摩洛哥。毕竟无锋阵在这届世界杯上,都不能说是弱势了,基本就是一败涂地。下莫拉塔下加维不下布斯克茨,让一众西班牙的老老小小就这么被运动能力拉满的日本人抢球,抢身前对抗,很快,日本队下半场刚开场就逼抢出来一个远射机会。
堂安律两场替补,两个进球,他就是从日本的校园足球体系一步步打到这里。
稍微多介绍一下,堂安律读书的时候在尼崎市立浦风小学、尼崎市立小田南中学。但是在小学就在浦风FC踢球,并去过神户胜利船的足球学校,之后又加入了青年足球队非常出名的西宫SS。升入初中时,加入了大阪钢巴青年梯队,在大阪钢巴青年队就已经成了史上第一个U-15年龄段全国三冠王。


关于日本足球的U15、U18联赛体系我之前在这个回答里就有介绍,感兴趣可以移步看一下。
如何评价《青之芦苇》?53 赞同 · 7 评论回答
之后日本队还在疯抢,气势也上来了,可以看到在高强度拼抢下,后换上来的几位西班牙人,都是拿不住球的主,果然在这样的逼抢强度下日本队很快打到西班牙禁区腹地,日本队救回了底线球,最终再次将比分反超,重演了对德国队那场的戏剧性。

我知道这个球出不出界,充满了争议,马卡报在比赛还没结束之前,就大篇幅报道这个球有问题,球已经整体越过门线。但在我的角度看来,这种门线技术是硬性的,边线也是死的,传感器也是有的,技术提醒这个球出界了就是出界了,没有出界就是没有出界,就像之前C罗的那个头球一样,碰到了就是碰到了,没碰到就是没碰到,这种不需要太多主观判断的争议球比其他的比如是不是故意手球,要容易下结论。
更何况这个球进了之后,西班牙队并不是没有时间挽回颜面。但是他们的年轻攻击群们,在没有莫拉塔这个中锋后,依然陷入了“无效传控”的境地,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,他们都没有打穿众志成城的日本队防线。
而日本队的第二个进球再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,不管是出界也好,还是越位也好,每个球首先要拼,要打进,不能因为眼看着这个球它好像出界了我们就不追了,这个球可能越位了,我们就摊手了。只有拼下每一个球,才会有看回放、看VAR重新界定的可能性。
日本队在死亡小组连斩德国西班牙,小组头名出线,这样的剧情,谁都想不到也编不出来。
据@冷门足球所写,根据《朝日新闻》报道,本届世界杯日本阵中 有9名球员来自大学校队,创下了1998年世界杯以来的新高。98年世界杯日本队有11人都是出自大学校队,而过去几届赛事,这个数字一直在2-3人。
本届世界杯,日本队阵中的施密特(中央大学),谷口彰悟、三笘薰(筑波大学),山根视来(桐荫横滨大学),上田绮世(政法大学),守田英正(流通经济大学),相马勇纪(早稻田大学),伊东纯也(神奈川大学)和长友佑都(明治大学)都曾是大学生球员。他们往往是在21岁,甚至23岁时才成为职业球员。比如山根视来,踢了四年大学生足球后,终于在天皇杯对阵J1球队时抓住机会,最终顺利进入J联赛球队。
什么是真正的百年足球大计,这就是了。再次恭喜蓝武士队,接下来就放手去拼克罗地亚吧,尽力弥补四年罗斯托夫的遗憾吧!